知识图库
Java知识库
JDK线程池实现原理
Java中的强、软、弱、虚引用
深入拆解Java虚拟机
01 开篇词 |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Java虚拟机?
02 Java代码是怎么运行的?
03 Java的基本类型
04 Java虚拟机是如何加载Java类的?
05 JVM是如何执行方法调用的?(上)
06 JVM是如何执行方法调用的?(下)
7 JVM是如何处理异常的?
Java面试常见问题整理
Java面试常见问题-Java 基础篇
Java面试常见问题-Jvm篇
Java面试常见问题-并发篇
Android知识库
Kotlin编程第一课
1 开篇词 | 入门Kotlin有多容易,精通Kotlin就有多难
2 Kotlin基础语法:正式开启学习之旅
3 面向对象:理解Kotlin设计者的良苦用心
4 Kotlin原理:编译器在幕后干了哪些“好事”?
5 实战:构建一个Kotlin版本的四则运算计算器
6 object关键字:你到底有多少种用法?
7 扩展:你的能力边界到底在哪里?
8 高阶函数:为什么说函数是Kotlin的“一等公民”?
9 实战:用Kotlin写一个英语词频统计程序
10 加餐一 | 初识Kotlin函数式编程
11 委托:你为何总是被低估?
12 泛型:逆变or协变,傻傻分不清?
13 注解与反射:进阶必备技能
14 实战:用Kotlin实现一个网络请求框架KtHttp
15 加餐二 | 什么是“表达式思维”?
16 加餐三 | 什么是“不变性思维”?
17 加餐四 | 什么是“空安全思维”?
18 春节刷题计划(一)| 当Kotlin遇上LeetCode
19 春节刷题计划(二)| 一题三解,搞定版本号判断
20 春节刷题计划(三)| 一题双解,搞定求解方程
21 春节刷题计划(四)| 一题三解,搞定分式加减法
22 什么是“协程思维模型”?
23 如何启动协程?
24 挂起函数:Kotlin协程的核心
25 Job:协程也有生命周期吗?
26 Context:万物皆为Context?
27 实战:让KtHttp支持挂起函数
28 期中考试 | 用Kotlin实现图片处理程序
29 题目解答 | 期中考试版本参考实现
30 Channel:为什么说Channel是“热”的?
31 Flow:为什么说Flow是“冷”的?
32 select:到底是在选择什么?
33 并发:协程不需要处理同步吗?
34 异常:try-catch居然会不起作用?坑!
35 实战:让KtHttp支持Flow
36 答疑(一)| Java和Kotlin到底谁好谁坏?
37 集合操作符:你也会“看完就忘”吗?
38 协程源码的地图:如何读源码才不会迷失?
39 图解挂起函数:原来你就是个状态机?
40 加餐五 | 深入理解协程基础元素
41 launch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?
42 Dispatchers是如何工作的?
43 CoroutineScope是如何管理协程的?
44 图解Channel:如何理解它的CSP通信模型?
45 图解Flow:原来你是只纸老虎?
46 Java Android开发者还会有未来吗?
47 Kotlin与Jetpack简直是天生一对!
48 用Kotlin写一个GitHub Trending App
49 结课测试 | “Kotlin编程第一课”100分试卷等你来挑战!
50 结束语 | 不忘初心
Android Framework 教程—基础篇
01 Ubuntu 使用快速入门
02 Make 构建工具入门
03 理解 Unicode UTF-8 UTF-16 UTF-32
04 Linux Shell 脚本编程入门1——核心基础语法
05 SeAndroid 使用极速上手
06 理解 C++ 的 Memory Order
07 AOSP 极速上手
08 系统开发工具推荐
09 添加 Product
运动相关知识
爱上跑步
01 开篇词 | 跑步,不那么简单的事儿
02 跑两步就喘了,是不是我不适合跑步?
03 正确的跑步姿势是什么样的?
04 为什么跑步要先热身?
05 怎样制定你的第一个10公里跑步计划?
06 快跑和慢跑,哪个更燃脂?
07 普通跑步者应该如何选择跑鞋?
08 买跑步装备,不要踩这些坑儿
09 跑步前到底应不应该吃东西?
10 跑步到底伤不伤膝盖?
11 参加了20场马拉松,我是如何准备的?
12 除了马拉松,还能参加哪些跑步赛事?
13 热点问题答疑 :跑完第二天浑身疼,还要不要继续跑?
健身房计划
[DeepSeek]减脂塑形计划
【DeepSeek】训练周期安排
每日餐饮热量控制
减脂期间食物推荐避坑指南
HarmonyOS知识库
其他知识类目
心理学相关
如何学点心理学——关于非专业人士学心理学的一点建议
投射性认同
电子电路相关知识
模拟电路大纲
第一阶段:电路基础知识
第二阶段:半导体器件深入
第三阶段:基本放大电路
第四阶段:反馈与高频扩展
第五阶段:综合应用与进阶详细大纲
-
+
首页
模拟电路大纲
**模拟电路知识体系大纲**分为**5大阶段**,每个阶段包含核心知识点和学习建议: ### **第一阶段:电路基础知识**(1-2周) **目标**:掌握基本概念、电路定律和常用元件,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。 1. **基本概念与定律** - **电压、电流、电阻** - 电压是电势差(单位:伏特V),电流是电荷流动速率(单位:安培A),电阻是阻碍电流的物理量(单位:欧姆Ω)。 - **欧姆定律**:V = I×R,理解线性电阻的特性。 - **基尔霍夫定律** - **电流定律**(KCL):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的电流之和。 - **电压定律**(KVL):闭合回路中的总电压降为零。 2. **常用元件与符号** - **电阻、电容、电感** - 电阻:限流、分压;电容:储能、滤波;电感:储能、抗电流变化。 - **二极管** - 单向导电性,熟悉**整流二极管**(如1N4007)和**发光二极管(LED)**。 - **晶体管** - 初步认识三极管(BJT)和场效应管(FET),知道它们的放大和开关作用。 3. **直流电路分析** - **电阻的串并联计算** - 串联总电阻:R_total = R1 + R2 + ... - 并联总电阻:1/R_total = 1/R1 + 1/R2 + ... - **戴维南定理** - 任何线性含源二端网络,可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。 --- ### **第二阶段:半导体器件深入**(2-3周) **目标**:理解二极管、三极管、场效应管的原理与特性。 1. **二极管** - **伏安特性曲线** - 正向导通(0.7V压降)、反向截止、反向击穿。 - **典型应用** - 整流电路(将交流变直流)、稳压二极管(利用反向击穿特性)。 2. **双极型晶体管(BJT)** - **结构和工作模式** - NPN和PNP型,放大条件:发射结正偏、集电结反偏。 - **放大原理** - 基极电流微小变化引起集电极电流大幅变化(β倍)。 3. **场效应管(FET)** - **结型场效应管(JFET)** - 电压控制型器件,通过栅极电压控制源漏电流。 - **MOSFET** - 分为耗尽型和增强型,输入阻抗极高,适合集成电路。 --- ### **第三阶段:基本放大电路**(3-4周) **目标**:掌握单级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。 1. **共射极放大电路** - **静态工作点(Q点)** - 设置合适的Q点避免信号失真(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)。 - **交流等效分析** - 用微变等效电路(小信号模型)分析电压增益、输入/输出阻抗。 2. **共集电极(射极跟随器)** - 特点:高输入阻抗、低输出阻抗,用于阻抗匹配。 3. **差分放大电路** - 抑制共模信号,放大差模信号,是运算放大器的核心结构。 --- ### **第四阶段:反馈与高频扩展**(2-3周) **目标**:理解频率响应和反馈机制。 1. **频率响应** - **RC高通/低通滤波器** - 截止频率公式:f_c = 1/(2πRC)。 - **三极管的带宽限制** - 极间电容导致高频增益下降。 2. **负反馈** - **四种类型** - 电压串联、电压并联、电流串联、电流并联。 - **优缺点** - 优点:稳定增益、减小失真;缺点:可能牺牲增益。 --- ### **第五阶段:综合应用与进阶**(3-4周) **目标**:学习实际电路设计和常用集成电路。 1. **集成运算放大器(Op-Amp)** - **理想特性** - 无限大开环增益、输入阻抗无穷大、输出阻抗为零。 - **典型电路** - 反向放大器、同向放大器、加法器、积分电路。 2. **稳压电源设计** - **线性稳压器**(如LM7805) - 简单但效率低;**开关稳压器**效率高但电路复杂。 3. **振荡器电路** - **RC相移振荡器**:利用相位条件产生正弦波。 - **晶振电路**:稳定性极高的时钟源。 --- ### **学习工具和资源推荐** 1. **仿真软件** - **Multisim**(适合仿真基础电路)、**LTspice**(免费且功能强大)。 2. **书籍推荐** - 《电子学》(霍洛维茨):图文并茂,适合零基础。 - 《模拟电子技术基础》(童诗白):国内经典教材。 3. **学习路线建议** - 每学完一个知识点,一定要动手仿真或搭建实际电路! - 从简单电路(LED驱动、分压电路)逐步过渡到复杂电路(放大器、电源)。 --- ### **总结** 模拟电路的核心是理解**器件特性**与**信号交互**,重点在于: 1. **多看波形**(示波器观察信号变化) 2. **理解非线性**(如二极管的导通/截止、三极管的放大区/饱和区) 3. **逐步积累**:从直流分析到交流小信号,最后再到系统级设计。
嘿手大叔
2025年4月29日 14:06
转发文档
收藏文档
上一篇
下一篇
手机扫码
复制链接
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
复制链接
Markdown文件
分享
链接
类型
密码
更新密码